成功案例

东湖评:小关键的民生大事

日期:2025-10-30 11:22 浏览:
近日,武汉社区民警胡志红因创建“家钥匙”互助小组、免费发放防丢定位设备而引发广泛关注。一把巴掌大小的钥匙,不仅让54名走失的老人安全回家,也让700多个家庭免于“追踪焦虑”。这把小小的钥匙背后,折射着赋予生命的科技温暖的光芒。这是原住民治理的变革,也是对“安享晚年”最热的回应。 科技产品的价值在于真正服务于人们的需求。 《家的钥匙》没有炫酷的外观,也没有复杂的功能。精准解决了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的痛点——防走失。它的设计简单实用,不需要复杂的操作。特别适合年长的家庭成员。小钥匙不是冰冷的定位装置,而是承载温度的载体。胡志红不仅是分配设备并保留它。相反,他不厌其烦地展示了抖音的四种关键模式,并成立了互助群来分享抖音的使用技巧,旨在降低技术门槛,最大限度地适应需求。 “回家的钥匙”就是把群众的困难问题作为“头等大事”的民生温暖。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庭来说,失踪的长辈就是悬在他们头上的“定时炸弹”。家属常常依靠报警和监视来“大海捞针”。如果没有位置键,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胡志红主动看到家人的苦恼,从社区38名患者身上“全方位”为全国30个省市的家庭送钥匙。这次行动的扩大,重要的是把“人民的小事”当成“我们自己的大事”,这让“监控”扩大到了更大范围。从警务室到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一个有道理、真正回应群众“急、难、急”的警察担当。 基层工作者的创新精神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主力军。作为一名社区民警,胡志红并不局限于传统的警务工作,而是探索并构建了可持续的关爱机制:记录每把钥匙的申请信息,总结每次接老人的经验,用账本让服务有迹可循;他组建服务小组,构建“警察+家属”的互助网络,让关爱从“一个人做”变成“大家帮忙”。胡志宏的做法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思路:本土管理不必贪求完美。从具体问题出发,用“精细化服务+长效机制”持续发力,可以从“解决一个问题”转变为“保护一个问题”。g 一群人。”一个小小的改变努力可以带来巨大的改变。 一把“家钥匙”,给无数家庭带来安心。胡志红说,“最令人感动的消息就是‘老人找到了’。”这句话道出了原住民工作的本质——民生工作不必轰轰烈烈。只要把每一件事关人民安全的“小事”做细、踏实、长远,就能用“小举动”凝聚“大温暖”,让每个家庭感受到“稳定的幸福”。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谦(武汉经开投资集团) 编辑:王淑贤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