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助力高耗能行业绿色转型,我国核能蒸汽供应取

日期:2025-11-24 10:38 浏览:
人民网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杜燕飞)我国核蒸汽供应取得新进展。海南核电“河旗一号”项目21日正式投产。该项目采用已建成投运的海南核电机组1、2号机组作为热源,最大供汽能力为50吨/小时。为园区企业提供安全、稳定、清洁、低碳的能源保障,实现核能综合利用与高耗能产业联动发展。同日,在核能工业蒸汽供应技术交流会上,中核集团发布了首个核能工业蒸汽供应碳足迹因子,准确计算了利用核能将海水转化为工业蒸汽的情况以及全生命周期每公斤蒸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相当于申请一张核能蒸汽的“绿色身份证”,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的绿色竞争力。核电蒸汽供应是利用核电站的热量供应工业蒸汽,以满足石化等高能源行业的蒸汽需求。这是推动高耗能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一条途径。 《2024-2025年节能减碳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适当推进蒸汽驱动向电力驱动转变,鼓励大型石化、化工园区探索利用核能供应蒸汽和热量。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计划》明确,开展核能综合利用示范。 “我们以江苏核电河汽一号投产一周年作为核算周期。根据测算,核能蒸汽供应的碳足迹是煤炭的1/600。”燃烧热电联产蒸汽和天然气热电联产蒸汽的1/100。”核电专家顾问组组长周平表示,下一步将编制核能供应碳足迹量化标准,开发核能蒸汽供应动态监测平台,让每一吨蒸汽提供热量,创造碳价值。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毅表示,利用核电余热为工业生产提供蒸汽,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一步。余热容量大,大规模开发利用可降低成本。建议建设集中式零碳蒸汽工业园区,利用核能供应零碳电力和热力,满足园区企业零碳生产需求。建议联系电力部门充分灵活利用资源,研究统一调度。建立合理的动态电价,降低接入容量费,支持核蒸汽供应项目发展。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石玉波表示,要重点攻克提高传感器精度、吸收吸收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持续降低建设和应用成本,使核能供应技术更加成熟、更加可靠、更加安全、更具竞争力;加快核能技术供给标准、安全法规、碳足迹核算体系建设,推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鼓励地方政府和工业企业积极参与示范工程建设,为大力发展核能供汽和石油化工行业探索更多新模式。与会嘉宾认为“核旗一号”相关成果的发布和新项目的投产,标志着我国核能综合利用从技术示范、发展“热电联产”绿色生态链、及其成果核能解决方案,实现“双碳”目标,进入标准和措施新阶段。目前,国内多家核电厂正在探索发展核能工业蒸汽供应。除江苏核电、海南核电“河启一号”投运外,首个高温气冷堆、压水堆工业蒸汽项目——“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厂”项目获批;福清核电蓝色产业园供汽项目开工建设;漳州能源等单位正在积极开展研究论证,为l一系列核蒸汽供应项目。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